新抽象国画艺术大师 - 吴冠中 (二)

 

 

 

 

故乡在水乡

 

“故乡已经离的那么遥远,并且是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了,童年的情景却是永远那样清晰,仿佛还是昨天的事,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,刚刚梦醒。”

 

这段如诗如画的文字,是晚年的吴冠中在自传中写下的一段话,吴冠中曾说,“杏花春雨,江南是我的故乡。” 烟波飘袅,草长莺飞,小桥流水的江南景象,一直不断的在他对故乡和童年的记忆中闪现着,在他的画笔下,垂柳笼罩着的渔村倒影,绿荫深处的片片白墙,都成了描绘不尽的美丽乡愁。

 

 

吴冠中偏爱画水乡,因为那些江南缠绵景象,都是他的记忆、是他童年生命的回放。

童年是生命的河床,是人的底色,伴随着一生,是永远连通的,让你永远牵挂着。

 

 

虽然童年的记忆是如此的美好,但当翻开吴冠中的年表时,却发现他生命的原点,居然跟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有关。

 

191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时间点,当经历数年积蓄而成的思想及文化洪流,终于在“五四运动”中彻底爆发后,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新旧交替、风雨激荡的时代,这一年的8月29日,吴冠中出生了。

 

位于江苏省南部的江南水乡宜兴,河道纵横,水陆交错,这里不仅是闻名遐迩的陶都,也是吴冠中的故乡。

坐落于宜兴市郊区的北渠村,是太湖边上典型的鱼米之乡,千百年来,这里的农户以种田和捕鱼为生,吴冠中就出生在村中的一个普通农家。

 

吴冠中故居纪念馆

 

如今,村里已经建起了吴冠中故居纪念馆,尽管房子已经不是当年的老宅,但是从室内展陈上,人们还是能够依稀看到,吴家当年的模样。

 

 吴冠中1991年回乡时在老宅留影 

 

吴冠中的父亲是农民,但曾在小学担任教师,关于自己的身世,吴冠中在自传中这样写道:“一个教书兼务农的穷教员,和一位大家庭破落户出身的文盲女子结婚后,生下一大堆儿女,我是长子。”

 

吴冠中儿时,家中有几亩薄田,在北渠村勉强可算小康之家,但随着弟弟妹妹的增多和母亲常年生病,家庭负担也越来越重,好在父母勤俭节约,吴冠中的童年生活才得以像他形容的那样,“布衣暖,饭菜饱”。

 

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不愁温饱,父母疼爱,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,才为他留下了一段令他魂牵梦萦、终身不能忘怀的水乡记忆。

 

1930年,在跟随父亲读书4年后,吴冠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和桥镇鹅山小学,对于他此后的一生来说,在这所当时全校第一的名校就读,可以算是吴冠中个人奋斗的起点。

 

1931年 就读于鹅山小学的吴冠中12岁

 

和桥镇离吴冠中家十余里,小小年纪的吴冠中,过上了远离父母一切自理的寄宿生活。聪慧过人的他,在第一学期就取得了全班第一的成绩,最终,又以第一名的成绩高小毕业。

 

儿子如此出色,让吴冠中的父母不胜欢喜,为了谋得一份好前程,家里决定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他继续求学。

1932年,吴冠中考上了无锡师范学校,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与学费相当的奖学金,那个时候农村的条件都很差,家里还是很穷的,师范院校不收学费而且有生活费,贫穷激发了吴冠中永争第一的学习积极性。

 

 

半路入艺途

 

1934年的中国,内忧外患不断,时局变得愈加紧张,淞沪抗战的硝烟尚未散去,伪满政权又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持下割据东北,而此时全国各地也不断掀起了爱国救亡的抗日热潮。

 

就在这一年,师范毕业的吴冠中,并没有遵照父母的期许,成为一名高小教员,而是与许多热血青年一样,怀揣着工业救国的梦想,考取了位于杭州的浙江大学附设高级工业学校电机科。

 

 

1935年夏天,在结束了一年级的学业后,吴冠中参加了浙江大中学生暑假军训,当时,他与来自国立杭州艺专的学生朱德群被编在了同一个班里。每天的朝暮相处,使两个人很快就成为了一见如故的挚友。

 

朱德群

 

朱德群是学画的,认识吴冠中后带他去杭州艺专参观,而这座当年赫赫有名的“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”就是今天的中国美术学院,依然引领着中国美术的半壁江山。 

 

 

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, 简称「西湖艺专」孤山罗苑校舍,摄于二十年代末至三十年代间

 

正是这一次无意中的探访,却深深触动了吴冠中的内心,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。

提起当年的情形,吴冠中曾回忆说:“我看到了前所未有的图画和雕塑,强烈遭到异样世界的冲击,也许就像婴儿睁眼初见的光景,我开始面对美,美,有如此魅力,它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,它捕获了许多童贞的俘虏,心甘情愿为它奴役的俘虏”

就这样,一次看上去平常的参观,一个看上去极为冲动的决定,却彻底改变了吴冠中的一生。

 

1936年,在朱德群的帮助下,经过一年的努力,吴冠中顺利考入到这所心往已久的学校,成为比朱德群低一级的校友。从而走上了一条非同寻常的绘画之路。

 

在吴冠中的回忆中,进入艺专之初,是最宁静的一段时期,那时的学生们,认真学习,教室里从来没人喧闹,只能听得到木炭条在纸上嚓嚓的作画声。

 

当时的杭州艺专,正值留法回国的著名美术教育家林风眠先生担任校长,他不但大力推行中西结合的现代美术教育模式,还聘请了一大批留法归来的知名教授担任教职。

 

林风眠

 

吴冠中在国立艺专读书时,认识了一些了解西方艺术的老师,都是当时在法国留学回来的,吴冠中学习的是油画,但也同时开设有国画课,课程安排上中西融合,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爱好去追求喜爱的绘画方向。

 

基础课非常严格,高年级创作阶段则相对放松,这种重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开放式教学,使吴冠中在素描、油画和中国话的基础训练上受益匪浅,而中西兼学的课程,更为他日后对油画与水墨的融合探索奠定了基础。

 

 

苦难中成长

 

沉醉于绘画之美,吴冠中将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艺术的世界里。

然而,好景不长,在吴冠中考入艺专的第二年,抗日战争全面爆发。

 

随着日军登录杭州湾,师生们在校长林风眠的率领下,被迫撤离即将沦陷的杭州,一段颠沛流离的战时学习生活开始了。

 

在跟随母校逃难的过程中,尽管遭遇了各种艰难困苦,但吴冠中却从未放弃绘画学习,临时的校舍时常会遭到日军飞机轰炸的威胁,学校为了安全起见,一有警报就停课,安排师生们分散躲藏,而吴冠中却总是置警报于不顾,让学校的管理员将自己反锁在图书馆里,一遍一遍地临摹《南画大成》里的那些中国古代画卷。

 

民国珂罗版 《南画大成》

 

《南画大成》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部古代绘画合集,几乎将中国历代名作收罗殆尽,它是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绝佳范本。正是得益于对这本画集的反复观摩和临摹,吴冠中不仅打下了坚实的传统绘画基础,更让他深刻地理解到传统绘画的美学观。

 

 

开启新人生

 

1941年,随着战局的变化,艺专再次迁址到山城重庆,是抗战时期的大后方,也是当时国民政府的陪都。

1942年,在经历了长达7年的逃难迁徙生活之后,吴冠中从艺专毕业,开始在当时的重庆大学建筑系担任助教。

 

就在这一年,吴冠中意外地收获了一份爱情。

当时,经同学介绍,他认识了毕业于重庆女子师范学校的朱碧琴。 碰巧的是,这位淳朴善良、待人宽厚的女子,也在吴冠中任教的大学附小当教师,两人一见钟情,在战时艰难的岁月里相依为命。

 

吴冠中 和 朱碧琴

 

此时,日军对重庆的大轰炸已经持续了四年之久,时常在刺耳的警报声中躲进防空洞,对个人命运和国家前途都无法预知的吴冠中,却没有泯灭对艺术的憧憬和追求,他心中一直有一个期许,想要追随老师们的步伐,去法国学习艺术,在当时的吴冠中看来,学习艺术的人一定要去法国,法国是真正的艺术之乡,那些著名的画家、西方的现代艺术都在法国。

 

于是,他不仅寻找机会去中央大学听法文课,还向戏剧家焦菊隐和天主教堂的法国神父求教,甚至去旧书店里淘换法文旧书,边查字典边阅读,逐字逐句地去啃。

 

1945年8月15日,日本宣布投降,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。

不久后,吴冠中得知了一个令他兴奋不已的消息,国民政府全面恢复了对法国的公派留学,全国遴选考试也将如期举行。

 

1946年,对于年仅27岁的吴冠中来说,是一个双喜临门的幸运之年,这年7月,他参加了只有两个美术名额的公派赴法留学生考试,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。

 

 

这年冬天,在参加留学生赴法培训之际,他与朱碧琴在南京举行了隆重的婚礼。

用吴冠中自己的话说,“这一年,我品尝了金榜题名时、洞房花烛夜的传统欢乐”。

 

 

1947年7月,随着一声汽笛的长鸣,吴冠中登上了开往欧洲的“海眼号”美国邮轮,从上海出发,远渡重洋。从此,他将在法国巴黎这座艺术之都,开始一段梦寐以求的留学生活,也开启了一代绘画大师横站中西的艺术生涯。

 

1947年赴欧洲留学生在美国邮轮“海眼”号上合影

 

内容来源:

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《百年巨匠》

吴冠中 自传《我负丹青》

 

 

2022-09-30 09:00

相关推荐